• 全国农担系统2017年高级领导力培训班在京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9-12-2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专业化农担干部队伍,切实提升农担体系高级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水平,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和规律,用专业化、市场化思维开展工作,促进农担事业持续健康发展,11月14日-15日,国家农担公司在京举办全国农担系统2017年高级领导力培训班,对各省级农担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分管人力资源的高管,及国家农担公司全体员工开展专题培训。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峰为学员授课,国家农担公司董事长张洪武作开班动员并授课,副董事长于苏光主持培训。 在开班致辞中,张洪武董事长简要介绍了农担体系建设和农担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服务“三农”、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党和国家赋予的庄严使命,全体农担人要切实增强做好农担工作的自豪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政策性定位,肩负使命、锐意进取。他对农担系统高级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提升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转变思维、转变观念,尽快完成身份转换;二是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不断加快自身发展;三是知行合一、履职尽责,推动农担事业创新发展。陈锡文主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服务》为题,带领学员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问题的相关内容,深入剖析了当前农业发展形势特别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向,结合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在解读十九大报告中“三农”问题相关内容时,他表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把农业农村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态度更加坚定,目标更加精准,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解决途径。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所在单位、行业和自身岗位特点,明确定位、精准落实。 二是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有效率的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 三是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陈锡文结合多年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提出,农村金融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按照传统商业金融模式无法解决农村的问题。不应让农村的社会经济来适应商业金融的要求,而是应该让金融机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体制机制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要加强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创新思路,解决有效抵押物不足难题,不断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刘峰教授以《新领导力与领导艺术》为题,结合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围绕什么是好干部、如何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这一主线,向全体学员讲解了新领导力的构成特点,并就如何实现新领导力的修炼提升,提出具体路径。 他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不断提升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一是要有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心态阳光、诚信自信,坚持按角色做事、按本色做人,传递、汇聚、放大正能量。二是要在加强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商提升,做好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三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的协作效应。四是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和党性修养,注重加强仁德、智德、勇德修炼。五是要开发好自己的软实力,让科学管理与领导艺术实现互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放下架子、做出样子,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张洪武董事长以《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顶层设计举全农担体系之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题,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趋势,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阐释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是关于当前农业产业和农村金融发展,他表示,当前,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发展,从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来看,面临结构性矛盾,必须有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他指出,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矛盾,关键是缺乏顶层设计,没有解决好风险识别和管理这个难点和核心。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村社会特征很难改变,或者说很难在短期之内做出比较大的改变,所以,要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侧入手来开展工作,通过不断创新思路,让金融体系主动适应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村社会特征。 二是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思路,他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桎梏,必须从农村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着眼,从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侧入手,抓住农村金融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这个关键点,发挥政策性担保这个工具在其他各种涉农金融工具协作中的协调作用,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实践探索,寻找路径突破,努力创新出既符合金融普遍规律,又符合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村社会特征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入农业农村,为破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是关于风险识别与管理这一难点和核心,他强调,全国农担体系的风险管理不能走商业银行依靠抵质押物的老路,要改变过去重视硬信息、轻视软信息的做法,结合农村社会特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看人”和“看事”,准确评估风险。 所谓看人,就是充分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深入了解新型经营主体的能力、素质、品行、信用状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等,探索建立科学的个人征信调查表,综合评价他是不是一个能干成事的人。所谓看事,就是充分发挥熟悉和了解农业产业的优势,通过对农业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一是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没有能力把项目干成;二是看他生产的产品有没有市场前景,能不能卖出去,把产品变成商品,通过全面评估其风险和收益,判断是不是值得提供支持,应当给予多少额度的支持。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已经初步建成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数据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建立各省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数据库和农户基础信息数据库,综合考虑产业特点、区域差异,包括生产周期、成本,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供需变动等情况,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系统,建立数据信息之间的分析逻辑,分门别类形成风险分析模型,准确识别出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管控好风险。 四是关于如何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他指出,第一,要充分发挥体系优势。全国农担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并且在不断下沉、延伸,要发挥好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了解农业的优势,推动工作创新开展。第二,要充分发挥政策性优势。农担作为政策性的涉农金融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对成本和时间的耐受力远高于商业银行,可以付出较大的时间成本和工作精力去开展相关工作。第三,要充分发挥业务信息系统优势。农担专注于农业,对于农业产业特点、农村社会发展的认识深度、熟悉程度很高,再加上农担业务数据信息系统对于各种信息的积累和各类数据的分析,有了更多、更有利的条件,建立起适合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村社会特征的风险识别与管理办法。第四,要充分发挥政担合作优势。随着作用不断显现和发挥,农担体系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同和理解,政担合作不断深入,能够给农担体系业务开展和风险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次培训是全国农担体系建立以来举办的首期针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学员们一致认为,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国家农担公司组织这次培训非常及时、意义重大。每位授课讲师都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每堂课都内容丰富、论述精辟、专业性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各省级农担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深化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对农担事业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工作中,将把此次培训的收获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抓业务、带队伍、强管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担队伍,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 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 备案号:晋ICP备2023014595号
  • 公司地址:太原市小店区长治路308号同昌创业园5-6层
  • 邮 编:030000
  • 邮 箱:shanxi@sacga.cn
  • 电 话:400-663018
  • ©2019 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 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